首页

毒歇女王

时间:2025-05-22 20:01:57 作者:我的铁路风景|研学团走进“中国重载第一路” 浏览量:23586

  【文化评析】

  这个春节,遍布各地的乡村博物馆吸引了一批批游客。游客们通过亲子互动、农活体验等活动,迎接春天。走进乡村博物馆,特有的时令年节、悠久的农耕文化,成为现今返乡游子寻根忆昔的新民俗。别样的乡村博物馆奇妙游,为众多游子和游客打造了一个崭新的文化空间,唤起人们对家乡的自豪与热爱。

  用老物件记录乡愁、以旧时光温润人心,这是乡村文博场馆的独特功能。各具特色的主题展览体现了原生态的乡村人文魅力,成为当地乡村历史和文化的绝佳展示平台。广袤乡村以其丰饶的乡土资源、淳朴的民风习俗,在千百年的岁月流转中,沉淀出自身独有的历史痕迹,化为乡村博物馆的底蕴内核。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建设有文化底蕴、有地方特色、有时代新意的乡村博物馆,不仅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更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动展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做好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优秀村落建馆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推动我国博物馆在场馆建设、文物保护、藏品研究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2022年,《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强调“推动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乡村规划建设,鼓励兴办特色书店、剧场、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创馆”,为乡村博物馆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行动,充分发掘、保护和利用乡村文化资源,乡村博物馆建设亮点纷呈、成效显著。

  放眼全国,乡村博物馆切切实实为广大农村群众带来了文化陶冶和精神滋养。未来,乡村博物馆建设要在规划设计、运营管理、产业联动等方面持续发力。一是立足乡土,深挖特色。科学谋划乡村博物馆建设的长远规划和定位设计,将乡村博物馆建设与乡村规划相衔接,与地域环境相融合,与文化需求相匹配。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传统技艺以及村史逸事等,做到“一馆一策”“一村一品”,真正打造出“土”得有文化底蕴、“土”得有地方特色、“土”得有时代新意的乡村博物馆特色。二是活化展陈,丰富体验。乡村博物馆要“活”得长久、精彩,日常运营管理是关键。应在充分考虑受众需求基础上,针对性推出相应服务举措;创新展陈手段,提高展陈水平,把文化内容、文化符号、文化故事融入展陈设计。三是多元协同,文旅融合。乡村博物馆既是凝聚乡情民心的家园,也是带动产业发展的平台。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文旅融合、共建共享”,积极引入村民、乡贤等参与场馆设计建设、工艺创作、讲解导览、志愿服务等,增加就业岗位,增强村民的积极性和认同感。注重跨界融合,引入相关领域企业、团队打造文旅品牌,探索“文商体旅”深度融合新链条,带动乡村旅游发展,使乡村博物馆真正成为乡村发展的聚宝盆,实现乡村博物馆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以乡村博物馆的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能。

  (作者:李昊翔,系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委党校研究基地研究员、浙江省委党校浙江省“八八战略”创新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光明日报) 【编辑:付子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千元高端酒卖不动 三五百中端名酒打主力

据介绍,广州海事部门专门为重点民生物资船舶开辟绿色通道,实施“优先进出港、优先靠离泊、优先装卸货、优先办查验”,并利用“单一窗口”系统办理业务,实现进出口岸查验手续“网上办”,最大程度做到“零待泊、零等候”,有效提高了重点船舶在港周转效率,保证船舶进港“零待时”。

应急管理部:应对南方暴雨洪涝地质灾害 投入专业应急力量3.6万人社会应急力量7100余人

带着“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的获奖证书从会场回到家乡,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村委会主任王有寿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村委会成员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

王楚钦/孙颖莎4-1林高远/王艺迪,卫冕亚运会混双金牌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国高铁方案是最佳方案甚至可能是唯一方案。以日本为例,距离其大规模修建新干线已经过去数年,其工程队伍老化严重,‘青黄不接’问题突出,在各方面很难保证效率,而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所投入的资金有限,时间上‘耗不起’。”周士新说。

合肥一架飞机坠落,金鹰俱乐部:暂时让停业整顿

2022年1月10日,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法院对原告江秋莲与被告刘暖曦生命权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被告刘暖曦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原告江秋莲各项经济损失496000元及精神损害抚慰金200000元,并承担全部案件受理费。

春节胖了几斤?节后健身房迎来一波小高潮

持续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要始终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战略主线,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程,在人才培养创新性试点改革、科研攻关突破性牵引改革、人才评价激励性政策改革等方面,积极授权、支持鼓励先行试点高校和区域进行大胆创新实验,培育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先导力量。要进一步依托一批高水平大学,围绕基础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深入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多层次深化高校招生自主权改革,推动高校招生形式更加多样化,进而带动基础教育的综合改革,系统提高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能力。要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推进高水平教育开放,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紧密结合科技发展趋势与社会发展需求,通过合作办学等方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快速提升一些关键学科专业的质量。同时,高校要通过建立学分互认、资源共享等系统开放机制,推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